全国咨询热线0731-82285685
时间: 2024-12-07 09:01:18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党委书记、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孙祥宙团队开展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为患者解决反复高热根源。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陈振光团队为患者开展右上肺癌根治术。
2022年7月,作为国内顶级规模、总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一院贵州医院),通过“结对子”实现“一家亲”,更好地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障。
2023年7月,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中山一院作为输出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依托医院,双剑合璧充分的发挥学术引领、区域辐射、大病兜底和平台支撑作用,助力构建“中山—贵州”跨区域医疗帮扶合作体系,实现品牌、技术、人才、管理“四平移”,以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统一”。
两年间,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班子成员多次带队赴黔实地调研;孙祥宙、陈振光、李海、张涤华等70余名专家驻扎贵州,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名医天团”在贵州省内开展新技术5项,在院内施行新技术58项,获得群众高度认可,195面红彤彤的锦旗就是沉甸甸的肯定……
笃行必能致远。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时间公正地记录下了中山一院贵州医院阔步前行的足迹,书写了“山”呼“海”应粤黔协作新篇章,映照出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朝着全面建成一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发的豪迈之姿。
考量一个地区的医学事业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历史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理的基本要素是空间。
这句话看似平常,仔细琢磨却并不简单。该从何处去寻找中山与贵州的时间流变,又向何处确定地理的空间方位?
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医院总实力雄厚,入选首批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建筑设计企业、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之一)、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
从那时到现在,时间的脚步已经走过了114个年头。岁月峥嵘,不坠青云志。“天下为公”的中山精神已延伸至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所在地——贵安新区中心城区天河潭大道与百马大道交会处,同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那片医学建筑群一样——炙热滚烫。
中山大学、中山一院格外的重视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建设发展,中山大学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直关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多次带队赴黔商谈合作事宜、推进共建工作。
按照规划,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37.47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499张。这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支持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贵安新区推进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依托医院,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服务力和吸引力及影响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肩负着高质量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秉持“贵州所需,中山一院所能”原则,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实现中山一院品牌、技术、人才、管理“四平移”,以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统一”,把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打造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示范样板,全方面提升贵州省整体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复杂疾病能力,进一步满足贵州群众对高品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
该院泌尿外科团队联合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成功为患有膀胱肿瘤和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76岁男性患者在不开刀无切口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膀胱肿瘤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
胸外科团队开展贵州首例机器人辅助下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肺结核消融治疗术,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选择和新希望;
影像科团队开展贵州省首例“炎症性肠病”磁共振小肠造影规范化检查,对于小肠肿瘤和炎症性病变的精准诊断与疗效评价具备极其重大临床价值;
介入科团队在介入智能穿刺导航机器人引导下,进行了多例精准介入手术,这中间还包括一例肺结节穿刺活检+微波消融术,该系统临床应用的成功填补了我省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耳鼻喉科团队为喉癌患者开展院内首例改良额侧喉部部分切除术,让患者重获新“声”;
肾脏超声团队顺利为患者开展院内首例肾脏超声造影,精准体现患者病灶,为手术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中山医脉在多彩大地绵延生长,把群众有“医”靠从纸面落到地面,从规划变成现实。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等重点病种患者跨省外转高的情况,中山一院贵州医院重点建设胸外科、泌尿外科及男科、普通外科与中心、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脑血管科、肾内科、神经科等学科。将全国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肝胆外科殷晓煜教授、梁力健教授,神经内科曾进胜教授,影像科杨建勇教授,神经外科黄正松教授,心内科廖新学教授,神经内科洪华教授,血管外科常光其教授,泌尿外科陈凌武教授,男科邓春华教授,呼吸内科郭禹标教授,耳鼻喉科雷文斌教授,重症监护科陈敏英教授等71名知名专家派驻黔地,把“患者为了专家跑广东”变为“将广州专家送贵州”,最大限度发挥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效能,为贵州省乃至西部地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正是对中山一院“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医训的传承与发扬,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亦是“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欣欣向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党委书记、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孙祥宙感慨:“从广州到贵州,从过去到现在,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的答案。两年的精诚合作,是新时代跨区域帮扶的积极探索,更是践行山海相携,迸发无穷动力的生动实践。”
“中山—贵州”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来外界的很多关注。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发展意识,宽广的世界眼光,都要求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紧紧抓住机遇,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力度、一刻不停的速度,为贵州医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对标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要求,推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进27项;对标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开设节假日门诊,改善病历复印等8大项36项就医措施,不断的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通过技术共享,让先进诊疗技术逐步落地贵州,开展贵州省内新技术5项,院内新技术58项;精准引才61名,逐步建立覆盖全面、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以“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为核心宗旨,提升医疗水平和管理效能,高位推进新时期、新征程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以数据为导向分析薄弱环节、薄弱地区,制定精准的“质量改进计划”:胸外科获贵州省胸外科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23—2026年主任单位,为贵州胸外质控工作的优化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泌尿外科成功承办中国男科强基层燎原工程(贵阳站)等专题培训班,助力推动贵州男科整体发展;多学科开展培训、讲座、远程教学70余次,覆盖贵州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参与人数超过20000人次,极大提升了贵州基层危重症的诊疗能力;举办多次大型义诊,参与群众每次均超千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和乡镇,以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形式与黔南州龙里县、都匀市、黔东南州榕江县等17家基层医院合作;与中山一院建立了常态化远程会诊机制,顶尖医疗专家给予指导和建议,确保疑难病患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这一切不同于传统的‘输血’和‘造血’医疗帮扶,更像是一种‘嵌入式发展’帮扶与合作模式。”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陈振光表示,医院始终把“培养本土人才、提升造血能力”作为合作共建的第一个任务,派驻专家中4人获得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已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贵州医院还积极申报并获得贵州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首批实习生已进驻学习,助力提升贵州大型教学医院的科研水平,其最终落脚点是提供更优质、先进的诊疗服务,让群众受益。
未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计划为贵州培养少数的管理人员、符合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的专科领域骨干医护人员,培养重点建设专科领域领军人才20至30名,临床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100名。在陈振光看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就像一个奔跑的青年,努力地缩短着与中山一院的距离,在奔跑过程中,不断学习、一直在改进、不断加速,以高水平发展为目标,铆足干劲培育和发展学科建设、人才教育培训、科研教学、精益运营的新质生产力,有效提升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水平,全力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卫生健康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快速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关键动力和战略抓手,这对医院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就是最好的例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正是许多“从0到1”突破及不断涌现的过程,医院建设的普通外科与中心、呼吸与危重症中心、肿瘤中心、心血管中心等四大临床中心的终极目标,就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能,为疾病诊疗和健康问题干预提供新手段,为破解长期制约卫生健康发展的难题提供新方案,更好地服务群众。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神经内科联合心内科通过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术,“一站式”实施患者脑血管造影和冠脉造影;开展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重症瓣膜病手术治疗技术、主动脉瓣先天畸形合并小瓣环手术治疗技术、危急症主动脉夹层Bentall手术、神经外科杂交手术……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新办法不仅成功救治了一个个疑难患者,也生动诠释了医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与决心——以“新”提“质”,将贵州医学的创新链和转化链不断延展,赋予更多可能,实现高水平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逐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的策略;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带来国内最先进的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打造人才‘聚宝盆’,促进地区医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老百姓带来新的治疗模式、新的诊疗路径,我们义不容辞。”孙祥宙感叹,极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变,让更多贵州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广东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总手术量增幅超过80%,三级手术量同比增长61.1%,四级手术量同比增长320.8%;省外门急诊人数同比增长20.4%;省外住院人数同比增长55.7%……该院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真情的照护,使得全省患者跨省跨区域就医率大幅下降。
患者家属黎女士坦言,“我丈夫的肾脏长了肿瘤,原本是想去重庆治病,了解到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的泌尿外科主任是广东来的,索性就在这里先看。”
宋女士的母亲患上肺腺癌,不久前做了手术。“我想了解老人术后怎么做辅助治疗的,听说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的院长是这方面的专家,开车过来就能咨询,很方便。”
“我有糖尿病,最近一段时间血糖居高不下,又查出甲减,需不需要住院?”一位60多岁的女士直言,如果医生建议住院,她就选择这里。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的绿化率达到52%,设计上融入了“水弹性城市”的建设理念,除建筑区域、消防环廊及广场入口外,其他区域几乎做到绿植覆盖,可谓“花园式”医院。每间病房宽敞明亮、通风良好,但医生的办公区和休息区却狭小得多。
“我们把最好的就医环境给了患者,有利于他们尽快康复。”医院的将心比心,换得了真心。患者家属在医院留言簿上写下心底话:“我们深深地感到医院的热情照顾和治疗,很谢谢!”
现在,慢慢的变多的群众到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就诊,这也正印证了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建立的初衷和梦想——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贵州样板”和“中山一院样板”,全力守护群众健康。